丹佛斯DANFOSS变频器的设定参数繁多,每项参数都有其特定的选择范围。在实际使用中,常因个别参数设置不当,致使变频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调试变频器首要任务是正确设置其参数。本文整理了16种基本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供用户参考,以确保相关参数能够准确设定。
丹佛斯DANFOSS变频器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变频器的速度、转距、PID或其他控制模式。选定后,需依据控制精度进行静态或动态辨识。
丹佛斯DANFOSS变频器这关系到电机运行的最小转速。电机在低转速下运行,其散热性能会显著下降,长时间运行可能导致电机烧毁。同时,低速运行时电缆中的电流也会增大,可能引发电缆发热。
丹佛斯DANFOSS变频器通常,变频器的最大频率可达60Hz,甚至高达400Hz。然而,高频率会导致电机高速运转,这对普通电机而言,其轴承可能无法长时间承受超出额定转速的运转,同时,电机的转子也需考虑是否能承受如此高的离心力。
PART 4 载波频率
载波频率的设置会影响高次谐波的分量,而后者与电缆长度、电机发热、电缆发热以及变频器发热等因素紧密相关。
PART 5 电机参数
在设定变频器参数时,需要输入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以及最大频率。这些参数通常可以直接从电机的铭牌上获取。
丹佛斯DANFOSS变频器在某些频率点上,系统可能会发生共振,特别是在整个装置较高时;在控制压缩机时,必须避免压缩机的喘振点。
丹佛斯DANFOSS变频器加速时间是指输出频率从0上升至最大频率所需的时间,而减速时间则是从最大频率降至0所需的时间。通常,加减速时间是通过频率设定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来确定的。在电动机加速时,需要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而在减速时则要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
加速时间的设定要求是确保加速电流不超过变频器的过电流容量,从而防止过流失速导致变频器跳闸。而减速时间的设定要点则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避免再生过压失速使变频器跳闸。加减速时间可以根据负载进行计算,但在调试过程中,通常会先设定较长的加减速时间,然后通过观察电动机的起停过程中是否有过电流、过电压报警来逐步调整。
PART 8 转矩提升
转矩提升,又称为转矩补偿,旨在补偿电动机在低速时因定子绕组电阻而导致的转矩降低。通过增大低频率范围f/V的方法,可以在加速时自动提升电压以补偿起动转矩,从而确保电动机的顺畅加速。如果采用手动补偿,则需根据负载特性,尤其是负载的起动特性,通过试验来选择较佳的补偿曲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变转矩负载,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低速时输出电压过高,造成电能浪费,甚至出现电动机带负载起动时电流大而转速无法提升的现象。
PART 9 电子热过载保护
此功能旨在保护电动机免受过热损害。变频器内的CPU会根据运转电流值和频率来计算电动机的温升,从而进行相应的过热保护。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仅适用于“一拖一”的场合,若为“一拖多”则需在每台电动机上另行加装热继电器。电子热保护的设置值通常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电子热保护设定值(%)=[电动机额定电流(A)/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A)]×100%。
PART 10 频率限制
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频率进行限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即变频器输出频率的上、下限幅值。频率限制功能旨在防止因误操作或外接频率设定信号源故障导致的输出频率过高或过低,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此外,该功能还可用于限速,例如在皮带输送机中,为减少机械和皮带的磨损,可以采用变频器驱动,并通过设定上限频率来控制皮带输送机以固定的较低速度运行。
丹佛斯DANFOSS变频器偏置频率,又称偏差频率或频率偏差设定,主要用于调整外部模拟信号(如电压或电流)设定时的频率输出。通过此功能,可以在频率设定信号时调整输出频率的高低。某些变频器允许在频率设定信号为0%时,通过调整偏差值在0至fmax范围内改变输出频率。此外,某些变频器(如明电舍、三垦)还提供了偏置极性的设定选项。
丹佛斯DANFOSS变频器此功能仅在采用外部模拟信号设定频率时生效。它旨在弥补外部设定信号电压与变频器内电压的不一致,同时简化模拟设定信号电压的选择过程。设定时,需根据模拟输入信号的最大值(例如10V、5V或20mA)来确定可输出的f/V图形频率百分数,并以此作为参数进行设定。例如,当外部设定信号为0-5V时,若变频器输出频率为0-50Hz,则可将增益信号设定为200%。
转矩限制
转矩限制功能包括驱动转矩限制和制动转矩限制,它通过变频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值进行转矩计算,从而显著改善加减速和恒速运行时的冲击负载恢复特性。此功能不仅实现自动加速和减速控制,还能确保在加减速时间小于负载惯量时间的情况下,电动机仍能按照设定的转矩值自动加速和减速,而不会引发跳闸。
在驱动模式下,转矩功能提供强大的起动转矩,并控制电动机的转差,确保电动机转矩始终在最大设定值以内。即使负载转矩突然增大或加速时间过短,也不会导致变频器跳闸。通常,为了优化起动性能,驱动转矩设置为80~100%较为适宜。
对制动转矩,其设定值越小,制动力越大,特别适用于急加减速的场合。但若设定值过大,则可能出现过压报警。当制动转矩设定为0%时,电动机在减速时能够无制动电阻减速至停转而不跳闸。然而,在某些负载上,如制动转矩设为0%,减速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空转,导致变频器反复起动、电流波动,严重时可能跳闸,因此需注意此情况。
加减速模式选择
加减速模式选择即选择加减速曲线,一般变频器提供线性、非线性和S三种曲线。线性曲线适用于大多数场合;非线性曲线适用于变转矩负载,如风机;而S曲线则适用于恒转矩负载,其加减速变化较为平稳。在选择时,应根据负载转矩特性进行匹配。但需注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锅炉引风机等,可能需要通过调整曲线来避免跳闸等问题。
转矩矢量
[此处可接续关于转矩矢量的相关内容]
转矩矢量控制
转矩矢量控制基于一个核心理论:异步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在转矩产生机理上是相似的。这种控制方式将定子电流精细地分解为磁场电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进行调控,最终将这两者合成的定子电流输送给电动机。因此,从原理上讲,这种控制方式能赋予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相似的控制性能。采用转矩矢量控制后,电动机在各种运行环境下都能输出其最大转矩,特别是在低速运行区域。
目前,大多数变频器都采用无反馈矢量控制技术。该技术能依据负载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进行转差补偿,从而赋予电动机坚硬的力学特性,满足多数应用场景的需求,无需在变频器外部另行设置速度反馈电路。此外,还有一项相关的功能——转差补偿控制,旨在补偿因负载波动而产生的速度偏差,通过添加与负载电流相对应的转差频率来实现。这一功能在定位控制中尤为有用。
节能控制
对于如风机和水泵这样的减转矩负载,其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具有节能控制功能的变频器设计了专用的V/f模式,旨在提升电动机和变频器的效率。该模式能依据负载电流自动降低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节能效果。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启用或停用此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电子热过载保护和频率限制等功能非常先进,但在某些设备改造场景中,用户可能无法启用这些功能,或启用后导致变频器频繁跳闸。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原用电动机参数与变频器要求不匹配,对设定参数功能了解不足,或未进行必要的电动机参数手动设定和自动读取工作。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仔细核对和调整相关参数,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